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队伍 > 研究人员 > 研究人员 > 正文

方英

【来源: | 发布日期:2021-03-25 】

一、基本信息:

姓名:方英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4年12月   职称:副教授

工作单位: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联系电话:18675862076,020—39366786

二、主要经历

1992.9——1996,6   江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系,获文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6   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系,获文学学硕士学位;

1999,7——至今      广州大学任教,2008年获副教授职称,自2008-2011年曾兼任主管教学的副主任。

2003,9——2008,6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在职攻读,获社会学博士学位。

2012.8----2013,8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

三、近期发表(或会议发言的)论文:

1、“全职太太”与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变迁, 独著,2009,1,《浙江学刊》,ISSN1003-420X,中文核心,CSSCI期刊,获2008年度中国妇女研究会优秀论文奖;

2、市场转型与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分化,独著,2008,1,《江西社会科学》,

ISSN1004-518X,中文核心,CSSCI期刊;

3、妇联工作引入社会工作模式的探讨,独著,2009,12,《广州大学学报》,ISSN1671-394X

4、市场转型与中国城市性别秩序变迁,独著,2010,3,8,《中国人口报》理论版;

5、以制度建设促进社工机构可持续发展,独著,2010,6,10,香港社会工作国际联合会发言稿,发表于《学会》2011,08,人大复印资料2011,12全文转载;

6、社工机构评估机制探讨,第一作者,2011,1,广州社工机构交流峰会论文,发表于《中国社会工作》,2011,8,中国人大复印资料2012,01全文转载;

7、非公募基金会从“孕育期”到“成长期”的发展策略,独著,2011,7,25,中

国社会学协会年会论文,发表于《探求》2011,12;

8、家务劳动分工:女性的“生活实验”与“性别政治”,独著,2011,4,《广东社会科学》,人大复印资料2011,05全文转载;

9、非营利组织在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中的作用,《广州大学学报》,2012-02;

10、残疾人联合会与残疾人社会组织关系定位研究,学会,2012-03;

11、论当代中国公益慈善观念的混乱与社会共识达成,《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12-04;

12. 妇联“枢纽型”组织建设研究,《学会》,2013-04;

13、从英国经验看社会工作与NGO及政府的关系,《社会建设》2015.04;

14、从现代社会福利视角界定社会工作核心问题,《福建论坛》2014·09,人大复印资料2014·12全文转载,他引3(至2017.05.18);

15、青年社工流动性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青年探索》2015·03,《新华文摘》网络版2016.01转载,他引5(至2017.05.18);

16、企业背景社工机构发展分析,《社会工作与管理》2015.02;

17、如何以评估促进社工机构可持续发展,《中国社会工作》,2015.05

18、从台湾看女性组织发展与社会改革,《学会》2016.03;

19、论社工机构差异化、品牌化发展,《社会工作与管理》2016.06,《人大复印资料》2016.09全文转载;他引1(至2017.05.18)

20、个体调适与社会政策支持:高龄青年女性再生育与工作和家庭平衡研究,《青年探索》,2017.01.

21、论“国家-社会”共治视角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体系,《广州大学学报》,2018.02

22、项目制下社会组织的制度同形与异形,《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1

23、方英、蔡舒琳,服装企业女工履行母职及企业社会工作介入设计,《社会创新研究》(第1辑),2020.04

24、有边界的合作:项目制下社会工作机构与街道办、居委会的新型关系,《社会工作与管理》,2020.04,《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20.10;《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全文转载,2020.11

25、方英、余烁萍,公共危机治理中国政府与非正式志愿组织的合作研究-以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中国志愿服务研究》,2021.02

四、论著

1、《女性类型与中国城市性别秩序》,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09;

2、《社会调查》,张兴杰主编,参编第14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01;

3、《政府培育下的社工机构发展》,独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4、《中国志愿服务典型项目研究》,邱服兵、涂敏霞、沈杰主编,参编第四章,人民出版社,2015;

五、近期主持的课题

1、“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网络课程建设, 广州大学教学立项  2009年度

2、“非公募基金会的制度建设:社会建设中公益资本组织化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广州市社科规划课题,2010-2011。

3、“社工机构的早期培育与可持续发展——以广东为例的研究”(10YJC840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2010-2013,因到英国做访问学者延期到2015年结题。

4、妇联“枢纽型”组织建设研究,广东省妇联委托课题,2011,12-2012,09;

5、社会工作机构多元支持网络建设研究(13CSH098),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2013年立项;

6、城市女性社会空间的建构过程、文化生产和自组织机制(41671143),第二参与人,2017立项;

7、全面二孩政策下广东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2017WZDXM033)之子课题: “广东省家政业与0-3岁家庭托育服务体系建构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广东省应用研究重大项目,2018年立项

六、公益参与和实践方

1、2008前后曾作为理事参与广大社工服务中心、广州粤穗社工事务所的成立工作,曾先后担任星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广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粤穗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督导工作;参与多家社工服务评估机构的评估工作。

2、2010年参与英国领事馆组织的“社会企业”培训项目(深圳);

3、2014.09,提供广东省社会工作内参一篇,题目《英国社会工作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4、2018.11,提供《广东社会治理内参》一篇,题目《社工机构多元组织网络建设分析》

七、英文论文

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学期间与Alan Walker教授合作完成两篇英文论文,本人为第一作者。

1、The New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NGOs in China, Journal of Asian Public Policy, 2018.10,曾在2012年度英国社会政策年会上宣讲;

2、“Full-time wife” and The Change of Gender Order in Chinese City. The Journal of Chinese Sociology,2015.01

八、 参加会议及培训

1、2016年5月6-7日,“全面二孩下的中国”,广州:广州大学;

2、2016年6月14-16日,“公共治理转型与公共价值:过程、机制与效果”,北京:中国人民大学

九、研究兴趣及未来规划

    本人先后有两个主要研究兴趣点,前一个是女性研究,后一个是社会组织研究,从对问题和现象的关注逐步延伸到对社会政策的关注,并希望在未来能参与推动实务界、媒界、政府部门和学界联合推动社会政策和立法的改善的进程。

近几年的研究和大量的实务参与相结合,对广东的社会组织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希望能够推动公益慈善领域社会组织与企业社会责任的跨界联合,行动研究是中国学者当下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本人近年的学术理念是“用情感受,以理分析;解答个人困惑,回应社会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