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学术论坛 > 正文

大会研讨一:“第十四届穗台校长论坛——两岸暨港澳产教融合交流与合作”主旨发言

【来源:台湾研究院 | 发布日期:2018-09-10 】

本次论坛的议题是“新时代、新机遇——两岸暨港澳产教融合交流与合作”围绕两岸四地高校在产教融合的理论与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交流研讨高校发发展过程中产教融合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享两岸四地的实践做法,取长补短。本次论坛设有主旨发言、互动发言及议题发言等三个组成部分。

 

1、台湾教育大学系统总校长吴清基教授:两岸订单式产学合作新架构

undefined

台商和大陆企业界都有着跟学校紧密合作的需求,这种需求不一定要局限于当地,而是可以流动,最终的愿景是,两岸携手共同培育人才。比如在两岸高等院校携手设立校内产学资源中心,携手合聘研发人员、共享研发设备、共组创投公司,大专院校与业界共同培育人才,并争取设立产教融合的资源共享中心,让产教融合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全球竞争力。

 

2、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教授:产教互补、创新发展

 

复旦大学作为以文科见长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一直都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开展产教融合工作,特别提出近年来复旦大学积极布局深圳、广州等粤港澳大湾区的产教合作新项目。

 

3、 台湾科技大学校长廖庆荣教授:台湾科技大学产教融合的经验

提出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大学必须关注产教融合、培育创新人才。首先需要组织架构上调整,如台湾科技大学在研究发展处设立综合业务中心、技术移转中心、贵重仪器中心、重点计划办公室,专设产学营运处,下辖企业服务中心、创新育成中心、国际产学联盟。其次,推动学校与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其三是发展国际产学联盟,如该校重点突出协助链结台湾半导体产业与相关服务,深化台日半导体产业合作网络,协助开发新研发技术,提升产学合作价值。其四是创新育成,鼓励师生创办高新企业,充分发挥校友会作用,建立校企合作的系统化创新创业辅导机制;通过校园衍生电子商务公司“酷点校园”提供校园创意创新商品化网络平台,聚焦于校园研发、设计和创意所衍生之新奇酷品,提供校园师生学习及生活所需要之便利性服务和实用性产品,并联合全台湾地区各大专院校,迄今已有近百所大专院校(超过半数)加入。

 

4、香港科技大学副校长林文怡教授:产教融合与区域发展

香港科技大学在全球化背景和区域发展中,不断推动科技研发与产教融合在地区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让学生尽早结合实践、学以致用,对于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香港科技大学有一个新的院系,从新生入学开始,每年都要做一个比赛,每年都会跟一些企业,定一个创新的题目。每一个小组的同学就知道在哪一个阶段要学什么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吸收的效果就会比较好,而且也能跟紧市场的需求,这方面的人才在他们毕业之后就会有更多的贡献。她提出未来的两岸四地高校应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通过联合大陆地区、台湾地区院校举办大学生创业创新竞赛等多种形式推进产教合作。

 

5、华南农业大学校长陈晓阳教授:实施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农林人才

 

以华农与温氏集团合作为例,从单纯养殖业的合作发展到以养殖业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合作,绿化保护合作等,双方因需求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学校帮助企业在新的发展机遇中提供科研力量和技术指导,企业也有相应的人才培育模式、反馈模式满足学校的需求,这样产教融合才能持续下去。

 

6、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刚教授:产学研合作与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从政府、产业领域,有产业成果,进行市场化培训,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相结合。广州中国科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王小刚认为,产教融合应该从一开始就构建好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三链融合的体系。在实践中发现,研发的成果一旦形成规模,占领市场后,原来的创新队伍常常被边缘化了,当资本进驻后,原有的良性循环体系面临被淘汰、被边缘化。整个项目运作过程中,应该把这三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能更好稳固并进一步深化研发成果。

 

7、台湾义大先进医疗技术整合发展委员会执行副主委张肇松:义大医疗体系生医之发展与规划

从企业视角,以义守大学为例,探索因应所在城市发展需要和企业、高校社会责任,探索高校学科、医院的产教融合,发展生命科学和医疗,在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上相互促进的理念、做法。

 

8、华中科技大学副校长许晓东教授点评

高度肯定了两岸四地高校和企业在产教融合上的创新和成就,并提出当今高校不再是脱离社会的象牙塔,必须提高产教融合的实践定位,不断创新与实践合作的形式和内容,回应时代的变化和需要。

 

9、主持人总结 高雄师范大学校长吴连赏教授:谋划跨越式、国际化的发展应对未来市场挑战

以经贸发展长盛不衰为特色的广州,要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扮演全新的门户角色,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新机遇尤其关键。他认为要着重考虑学生培育水平,包括本科、硕士、博士的质量平衡,以及产学转化的水平。吴连赏以本校经验为例,要启发学生的创新热情,让学生提前融入创业氛围,为此高校可自创品牌,以此带动产学研融合的内生力量,要谋划跨越式、国际化的发展,才能应对未来的市场挑战。

 

(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