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院新闻 > 正文

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与广东省台办联合组织两岸农村创生联合调研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1-03 】

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的特色研讨交流项目——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交流活动创始于2015年,是当前两岸唯一的常态化两岸农村治理大型研讨交流平台,获得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为进一步深化落实十九大的主要方略,整合对台工作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贯彻实施,提高综合效益,针对广东乡村振兴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台办选择本院承担的省哲社台研专项重点课题“乡村振兴战略下粤台农村治理合作交流创新机制研究”为调研成果转化点,将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交流活动项目进一步深化、细化、高化为系列研讨交流活动。首先与广东乡村振兴旗舰城市——清远市对接,整合两岸乡村治理机构和资源,合作筹建“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交流实验区”,围绕乡村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开展学术研究、人员交流和在地探索实践,为两岸乡村融合发展探索路径和方法,积累经验。

一、清远农村创生联合调研

2018年11月26日-29日,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邀请台湾地区专家代表、大陆地区专家代表与广东省台办、中山大学华南农村研究中心以及清远市农办、农业局等主协办单位代表在清远市召开“海峡两岸乡村振兴合作交流实验区”联合考察和论证会。参加的专家包括台湾高校农治专家、和台湾涉农行业协会、地方农会负责人等以及大陆国家农业农村部专家等。 

借由这平台,扩大粤台各类农村农业组织的对接交流,特别是开展生态农业发展的交流,传授台湾地区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经验,以“产销班”等农民主体性产-加-销-教综合组织模式,引导清远当地基层村开展“统分结合”的经营模式改革,实现产供销的有效衔接,探索在大陆的制度框架下开展农民金融改革,不断拓展台湾农民、农业组织与广东的融合发展空间,共同致富。 

二、第四届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会暨台湾农村创生联合调研交流活动

2018年12月7—13日,广州大学台湾研究院与广东省台办组织广东省社科联及清远、江门、湛江等地市的农办、农业局与台办负责人等计30余人组成农村创生调研团,赴台参加由本院和屏东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两岸农村治理研讨会”并开展台湾农村实地调研,寻找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和确定优先合作领域。 

研讨会上,我校台研院、公共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及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等相关学者与清远市农办、江门市农业局等广东农村农业管理部门负责人共同发表了对两岸农村治理相关热点、难点问题的探讨意见。展望了加强两岸农村合作交流、促进相互借鉴与共同进步、改善两岸民生福祉的可行渠道。 

徐俊忠教授的“中国大陆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问题”、陈潭教授的“广东改革40年与国家治理的地方性叙事”、李海燕教授的“中国大陆乡村振兴人才政策之设想”、郭明助理研究员的“乡村振兴政策视域中村庄公共空间萎缩的识别与营造——关于F村与H村的双案例研究”、马正义助理研究员的“农民工政治参与中的制度供给问题探析”、陈红川教授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张魁峯教授的“影响农村发展的各项主导力量初探——以嘉义县义竹乡头竹园特定农业区之农村发展为例”、谢治菊教授的“扶贫利益共同体的构建与行动逻辑”、蒋红军副教授的“赋权、嵌入与协商:人口倒挂社区的有效治理逻辑”、刘晓洋副教授的“粤村祠堂修缮中的集体行动”、刘建义助理教授的“文化驱动、政策执行与乡村振兴”、以及清远市农办卢小鹏主任的“乡村振兴与清远实践”、江门市农业局罗登副局长的“如何应对农村污染治理”、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主任郑有贵研究员的“乡村小区发展与治理的历史比较”、彭海红教授的“村庄治理现代化的影响因素”等学术报告,获得了两岸与会者的好评和积极回应,两岸农村治理的专家学者、政府农村农业管理部门以及农村实务工作人员,从理论和实务层面就促进两岸农村基层民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检视、展开研讨、探索对策,以提升农村治理的质量、提高农村农业发展水平、拓展农村治理的广度与深度,以期探索两岸农村永续发展的未来方向,促进了两岸合作交流对民生议题的持续关注,获得了两岸相关领域的高度认可!本次研讨会,也让与会者了解了中国大陆的飞速发展成就和加快农村治理改革、促进城乡公平的具体举措,许多台湾与会者表达了愿意进一步来大陆了解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和寻求合作与发展机会的意愿。

会后,台湾农村创生联合调研团,深入屏东、高雄、嘉义、南投、彰化和台北等进行调研交流,考察了林边“养水种电”绿能产业、富士康高雄永龄杉林有机农业园区、新港乡板头西小区的农村再生、大观水力发电厂、水里镇车埕小区再生、南投县信义乡农会的“一乡一特色,一乡一特产”政策、大雁涩水农村小区总体营造、彰化田尾花园发展协会以花卉苗木植栽为特色推动休闲营销策略、农渔会干部训练中心、台北市农会等等10来个农村社区与协会。

通过调研考察之行,系统了解了台湾的农会制度以及该制度的运行机制,详细学习了台湾的社区营造和农村再生行动,对台湾地区的农村再生、社区营造、社区养老活化、农村产业创新、农会组织运作与参与乡村治理等有了深刻认识。对于大陆事乡村治理、乡村振兴与教育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参考。对台湾地区的农村政治生态、农村社区营造、农会组织与经营、农会干部培训、产销班运作、地方政府与农会、农民组织关系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并沿途宣传了广东改革开放的成就和惠台措施,极大地加强了粤台基层农村的交流与理解,共同探讨未来合作交流的项目和机制,取得了极好的成效。 

海峡两岸隔海相望,“五缘”关系源远流长,同属于人多地少的基本农情,因此,台湾“农村再生计划”的经验可为大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台湾农村再生计划对大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是:第一,完善乡村振兴法律法规体系;第二,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性作用;第三,加强乡村振兴人力资源培育;第四,实施差异化乡村振兴道路;第五,乡村振兴应以绿色发展为导向。 

总之,两岸同源同根,特别在乡土资源、乡土结构、乡土文化与乡土风情上具有天然的同质性。 尽管台湾社区总体营造在客观上推动和异化了乡村意识和乡村政治,但在乡村产业经济发展,民众生活福祉提升,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文化保护与复兴等方面却成绩斐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乡村产业的振兴,也是乡村社会的全方位振兴,是大陆乡村在新时代迎来的重大发展机遇期。 要反思性吸收类似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经验的典范做法,结合大陆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诊断与分析不同乡村的问题,制定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规划,促成中国乡村百花争妍、满园春色。